德邦国际
新学期伊始,海淀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海实”)老师们的“收作业现场”,成了学生们的大型创意展示博览会。
从东城区胡同的城市化调研到“九三阅兵”的英文小报制作,海实的作业“玩”出了新高度。
地理作业让学生走进现实,英语作业融合跨文化沟通,数学精准分层“哪弱补哪”,生物前沿小报自主探索基因编辑……海实把作业变成了激发兴趣、锻炼能力的“项目任务”。
学校的作业设计颠覆了传统模式,强调实践与探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设计了项目式学习、分层定制、基础与前沿结合等多样化作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锻炼了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海实关注的不是学生将作业“做完没有”,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这份用心,正在悄悄引领一场学习方式的温柔变革,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业不仅是“写”的,
还是“做”的
我们印象中的假期作业,无非是“复习巩固”和“预习新知”。
但海实的作业设计,完全跳出了这个框架。
“我的地理作业,是去东城区胡同做调查。”
为梳理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鞠莹同学在这个夏天走访了东城区胡同的各个角落。通过观察东城区胡同的传统建筑风貌,记录居民的生活状态,她更加深入了解了北京这座城市的脉搏所在。
这份关于北京城市化过程的调查作业,不再是死记硬背传统作业的模式,而让学生真正走进了现实。不光要查数据、看规划,还走进胡同亲身感受变化。在作业中,学生还能够做到反思,比如“城乡融合案例挖掘不足”,同时又通过走访精准感受到北京“多中心发展”的新格局。在一次次的思考中,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
海实的英语作业设计德邦国际,一改传统“刷阅读+做题”的模式,选择以“九三阅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引导学生完成一项充满挑战的项目式学习——制作一份全英文小报,或创作一段英文解说视频。
海实某学生英文解说视频截图
这不是简单的语言练习,而是融合了探究、比较、整合与创造的真实学习任务。为高质量完成作品,学生需要主动检索和阅读海外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在对比中观察中外叙事视角的差异,锻炼批判性思维与媒介素养。他们需要筛选有效信息、组织语言逻辑、思考如何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自信而准确地讲述中国故事。
这一过程,不仅扎实训练了听、说、读、写、编辑、剪辑的综合语言能力,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跨文化沟通能力,让语言学习回归其交流与表达的本质。
在海实,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做”作业,都是在探究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世界的能力。它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了主动建构者。
当学生为了完成一个自己认同的任务,去主动查阅、筛选、比较、创作时,所获得的远不止是分数,更是一种无论面对何种新知识、多复杂的难题,都能快速上手、高效解决的学习韧性与自信。这是真正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的关键一步。
“量身定制”的作业,
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进度条
“一刀切”的作业往往被学生诟病。
学霸觉得太简单,“浪费”生命;基础弱的孩子觉得太难,挫败自信。
海实的数学作业设计,精准地戳中了这个痛点。
它清楚地将作业分成“必做作业(高考方向)”和“选做作业(巩固基础)”两个部分。
对于数学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直接挑战更有深度的题目,锻炼思维、开拓思路,高效“刷”出水平,还能省下时间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领域;
而对于基础暂时还不太扎实的同学,可以安心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选择薄弱环节——比如集合、函数、三角函数等个个攻克德邦国际,慢慢建立信心,踏踏实实把基础打牢。
这样的分层设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里进步,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不比谁刷的题多,而比谁练得准、学得透。
生物作业的设计特别用心,做到了“基础与前沿结合”。
它分为两个部分:“模块专题练习”与“生物前沿小报制作”。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高一的重难点,还使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比如基因编辑、脑机接口、AI预测蛋白质、微生物工程等等,自己搜集资料、整合内容、设计排版,完成一份“科研成果”。
这意味着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走进科学最前沿,去发现生物学原来如此生动、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喜欢钻研的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方向、激发兴趣;而还在摸索中的学生,也能拓展眼界、感受科学的魅力。
历史作业的设计,也不是简单地背诵课本定义。
想理解一个历史概念,既可以通过写一段有理有据的文字来阐释,也可以动手画一张思维导图来梳理脉络。这样一来,擅长逻辑推理的孩子和偏向图像思考的孩子,都能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现所学、获得成就感。
海实的作业设计,背后体现的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它传递出一个清晰的理念:教育不是流水线,成长路径本就该多姿多彩。这种“个性化”不是降低要求,而是更精准地帮助孩子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建立自信。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增效”更增趣。
从九三阅兵到社会热点,
海实这样教孩子读懂时代
如何让成长中的孩子理解历史、感知时代?
海实布置的作业做出了一次出色的示范。英语和政治学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九三阅兵”作为主题,但各有侧重、互相补充。
英语作业的重点在于“如何用世界通用的语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的骄傲”,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建立文化自信;而政治作业则更深入一层,引导孩子思考“这场阅兵背后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历史意义”,从情感和价值观层面加深对国家记忆的理解。
学生在做这项主题作业时,不能埋头课本,而要真正“走出去”。他们需要做到主动查阅历史资料,了解七十多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战,看到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在用英语撰写阅兵介绍、剪辑配音视频,或者精心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政治小报的过程中,不仅完成的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还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育”,远比被动听讲来得深刻。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也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真实感受。
语文作业同样明确要求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引导他们主动了解社会动态,为议论文积累真实、鲜活的素材。鼓励孩子抬起头来,看看身边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会思考“双减”带来哪些改变、“乡村振兴”有什么意义、“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未来……这些思考,不仅让学生的作文告别空洞无物,更让他们逐渐成为心怀家国、视野开阔、有独立见解的年轻人。
学生手上的这份作业,早已从“有没有写完”,转变为更多思考“作业中的探索和收获”,这不仅关乎学习方式的升级,更意味着成长视角的转换——作业不再是目的,而是探索的起点。
教育的根本,是让孩子真正拥有追求幸福的能力。而海实的作业设计,正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学习不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成为连接知识与社会、自我与时代的桥梁。
通过有温度的“赞赏教育”,海实注重激励与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发现自我价值。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学生逐步培养了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及面向未来的大格局与责任感。这才是能够陪伴他们走得更远、更稳的真正力量。
作者 | 京教君素材 | 海淀实验中学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股票配资价格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