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骤然紧张,9月,欧洲安全格局发生剧烈动荡。根据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及北约最新发布的安全通报,欧洲多国联合出兵乌克兰的计划已经正式落地。26国联军的集结,不仅让俄乌冲突局势上升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更把俄罗斯推向了历史性大考。 欧洲“联军”集结,安全边界大幅前移 9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志愿联盟峰会上宣布,26个欧洲国家将联合组建海陆空保障部队,支持乌克兰的安全防线。 会议以线上为主,法、英、德、意等核心国家悉数出席。据欧盟委员会最新公报,此次联军行动目标明确,重点分布在乌克兰的利沃夫、敖德萨、基辅及乌东四州乌控区。 舆论普遍认为,欧洲集体出兵不仅仅是军事动作,更是对地区安全边界的集体重塑。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和法国已公开承诺,战后将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德国则表态需待安全保障框架明晰后再作决策。 马克龙在会议中强调,联合部队的部署是为了确保乌克兰军队的规模和能力不被削弱,欧洲的战略底线是防止俄乌冲突外溢,维护整个欧陆的稳定。根据北约最新军情简报,26国参战部队预计总兵力将超过15万人,装备现代化主战坦克、远程火炮和多型无人机。
俄军三大军区紧急集结,东线战场迎来新变局 俄乌局势持续恶化,俄罗斯的军事部署已进入全面战备状态。 9月6日凌晨,俄国防部发布公告称,东部军区、列宁格勒军区与南部军区已同步完成大规模战略机动,相关部队正在向顿巴斯前线集结。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南部军区第18集团军主力摩步第70师、伞兵第11突击旅,以及第58集团军直属第77海军步兵旅,均已搭载T-90M及T-72B3主战坦克和MT-LB装甲车进驻前线。同时,太平洋舰队第40、155海兵旅作为机动作战主力,正承担多线防御和纵深打击任务。
俄军方高层判断,经过近两年的连续攻势,乌克兰军队已处于极度疲惫状态。俄军情报部门统计,乌军主力部队作战能力下降,后勤补给线持续受损。俄军计划在年底前发动秋季大规模攻势,力争拿下顿巴斯关键要地,彻底瓦解乌军防线。 “北约联盟”内部裂痕浮现 表面上,欧洲26国联军行动声势浩大,但实际内部意见分歧日益明显。美联社分析指出,法国急于主导欧洲安全事务,力图通过军事整合巩固自身地位。 英国脱欧后,法德之间的战略分歧更趋复杂。德国对于直接派兵持保留态度,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则担心冲突升级引发不可控后果。
美国在俄乌局势中的角色也发生微妙变化。根据五角大楼最新发布的报告,华盛顿正逐步将更多地区安全责任交给欧洲盟友,自己则更注重亚太战略平衡。在欧洲内部,部分国家民意对持续军事介入乌克兰持谨慎态度。欧洲理事会6日公布的民调显示,支持直接军事介入的民众比例较上半年下降12%。 欧盟防务事务专员指出,欧洲各国在联军指挥权、战后利益分配以及对乌援助模式等问题上仍存明显分歧,短期内难以形成高度统一行动方案。这些裂痕让俄罗斯看到了战略反制空间。
俄方优势凸显,“实战老兵”与智能化武器成关键 俄军的最大底气,来自于其庞大的实战经验体系和不断升级的前沿技术。据俄罗斯国防部统计,现役及预备役总兵力已超过200万,其中有实战经验的士官和军官比例高达60% 。与之对比,西方多国军队近十年鲜有大规模实战演练,军事理论与实地操作存在明显脱节。 俄军近年来着力发展智能化、低成本、高精度打击武器。例如“兰切特”系列巡飞弹,具备自主导航与实时目标识别能力,配合侦察无人机如ZALAZ-16,可实施远程火炮猎杀与高价值目标清除。俄军前线指挥官普遍反映,无人化、智能化弹药大幅提升了小股部队的作战效能。
现代战争的特点,正从大兵团冲锋转向分布式、信息化、精确打击。俄军大量采用小规模渗透、火力压制与无人机侦察配合,有效地持续消耗乌军有生力量 。根据俄新社报道,2025年以来,俄军已累计摧毁乌克兰前线火炮阵地数百处,乌军防空系统损失超过30%。 朝鲜助力,俄方兵力与后勤补给再获保障 俄朝关系近期显著升温。9月初,普京访华归国后,与朝鲜高层在莫斯科举行长时间闭门会谈。朝鲜外务省官方公告显示,朝方已承诺为俄方提供大规模兵力支援,包括10万工程兵及成建制坦克装甲部队。韩国《中央日报》援引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消息称华泰优配,朝鲜的工程兵和后勤补给能力将极大缓解俄军在前线的人力和装备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朝鲜的工程兵部队擅长复杂地形作业、桥梁搭建和战场快速修复。俄朝军事合作的深化,不仅提升了俄军的战场持续作战能力,也向外界释放了更强的战略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的军事援助已引发联合国安理会密切关注。就目前来看,俄方借助朝鲜支持,补齐了部分兵力与物资短板,为新一轮攻势提供了坚实保障。 乌克兰困境加剧,谈判僵局难以打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拒绝了普京提出的莫斯科会谈邀请,明确表示“有诚意就来基辅谈”。乌方持续向西方提出更高援助要求,但欧洲各国的援助资源已趋紧张。美国广播公司(ABC)最新专访显示,乌克兰后勤补给高度依赖欧洲,国力消耗速度已逼近极限。
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乌克兰202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4.7%,失业率逼近20%,国防开支占比持续攀升。专家分析,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使得乌克兰社会承受巨大压力,人口外流和物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西方援助若不能持续,乌克兰军队的重建和持续作战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大国博弈下的风险与挑战 当前俄乌局势已进入高度危险期。26国联军的实际参战,极有可能把局势推向失控边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日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警告,当前欧洲安全局势已处于冷战后最危险时刻。 冲突一旦升级成大规模常规战争,全球供应链、能源市场和粮食安全都将遭受波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指出,俄乌冲突已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二次上涨,2025年上半年全球原油均价同比上涨18%。欧洲天然气价格则涨幅超过30%,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极大挑战。粮食危机、难民潮与地缘政治风险交织,全球安全形势愈发复杂。 参考资料:马克龙:26国将“在停火或和平协议框架下”向乌克兰部署军队 2025-09-0506:13·环球网
股票配资价格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